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 日本稀土“奇招”背后,美日联盟能否撼动中国全球主导地位?
- 说实话,日本人在稀土这事上玩了一出“背后剧”,这到底有多深的水,你敢不敢跳进去先掂一掂?大家都在盯着一个谜团:石破茂亲自坐镇,使出那一记堪称“险着”的稀土牌,一...
@所有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季,这些“消费骗局”要警惕! 发布日期:2025-07-06 05:56 点击次数:9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允鹏
高考结束
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设下陷阱
利用家长和考生的焦虑心理实施“消费骗局”
AI填报工具、“一分不浪费”承诺、特殊渠道入学……
说法层出不穷,考生和家长常常陷入迷茫
如何在繁杂信息中守住理性,科学规划志愿?
请收好这份避坑攻略。
利用AI填报志愿:可能会存在资料偏颇的风险,不要不加思考或查证直接采用
AI填报高考志愿的原理是借助大数据对考生、学校和专业进行建模,再依据这些数据为考生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并预测录取概率。其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AI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分析。
然而,其局限性同样不容忽视。其一,AI的可靠性高度依赖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与完整性;其二,AI无法针对每位考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作出个性化评判;其三,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其四,部分AI辅助报考平台需付费使用,收费标准不规范。AI填报志愿产品是可供参考的工具,但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建议考生和家长做好信息对比、核实与筛选,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潜在风险。
“一分不浪费”噱头:夸大宣传,切勿轻信
部分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宣称能“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对此,教育部明确指出,每年高考招录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及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招揽客户的惯用手段。